科学规划,因地制宜,2019年马尔康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这么干
2020-06-02 14:28:35 浏览:12次


马尔康市召开2019年

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工作第一次推进会


       1月26日,马尔康市召开2019年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工作第一次推进会。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总结了2018 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安排部署2019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会议由马尔康市委副书记何建华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窦孝解作工作安排;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张培云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窦孝解就2019年全市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指出,2018年全市上下,按照“五个紧紧围绕”的要求,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在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中,以零漏评、零错退、满意度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19%,圆满实现了“市摘帽”目标。他强调,2019年要在全面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地抓住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去加以解决,推动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工作要围绕“三个目标”“四个坚持”“三个结合”“三个加强”,进一步巩固脱贫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阶段。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张培云出席会议并作相关要求;他指出乡村振兴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需要;是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在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中,一是要规划引领,分层分类、 压紧压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制定的方案和计划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二是突出重点,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脱贫奔康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要坚持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三是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以铁的纪律为脱贫奔康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会上还签订了2019年度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目标责任书。马尔康市4个乡(镇)、2个村进行了交流发言;全市在家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含二级局), 2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108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连接

2019年马尔康市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工作这么干!

 

三个目标”

“四个坚持”

“三个结合”

“三个加强”


“三个目标”,即:


       1、迅速凝聚起决战决胜脱贫奔康的合力,提前一年发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的成效,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经得起任何时候、各种形式的督察、检查、考评、审计、巡视,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继续保持脱贫攻坚工作“走在民族地区前列”;

     2、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完成年克村脱贫退出、20户62人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非贫困人口不致贫,不让一个人在脱贫奔康路上掉队;

       3、迅速启动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在推进州、市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的同时,每个乡镇选定1个行政村进行整村推进,为乡村振兴趟出路子、积累经验。

“四个坚持”,即:

1

坚持聚焦贫困家庭脱贫抓脱贫奔康(要点:全脱贫、不反贫、不致贫)

      坚持以共同生活在一起,共享收支的家庭为基本单元,深入推进未脱贫人口脱贫、已脱贫人口防返贫、非贫困人口防致贫“三大工程”。严格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标准补缺补短,精准施策,完成剩余的20户、62人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任务。继续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严格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持续用力,出现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继续参照贫困户识别、脱贫标准,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坚决防止非贫困人口致贫。坚持每年对照脱贫标准,对当年脱贫人口进行逐户评估验收,对已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检查复核,对非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制度,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对标补短,强化特殊困难救助,确保农村居民户户稳定生活在“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标准线以上,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2

坚持聚焦产业就业增收抓脱贫奔康(要点:庭院经济、集体经济、专业大户、新型组织、农村电商+就业促进)

       继续引导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继续按照“六有”要求规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支持示范、带动性强,与群众形成紧密利益连接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鼓励、支持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支持牦牛、藏香猪、阿坝中蜂养殖,蔬菜、中藏药种植和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聘请专业人士经营管理,收益按股分配等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电商企业,充分发挥电商对农产品销售的拉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继续管好、用好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农村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和农村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抓住浙江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契机,加大外出务工的引导、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增收。

3

坚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抓脱贫奔康(要点:路、水、电、广播电视、通信网络+村党群活动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继续推进通村道路硬化和安保设施建设,切实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管理维护;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继续推进10户以上农户的村寨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政府补助水泥、群众自备砂石、受益农户自建”的原则,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整村推进村入户道路硬化。全面排查农村安全饮水设施,建立健全投入、管护机制,加强维护管理,确保饮水设施完好,持续保障“户户有安全饮水”;继续加强集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深入推进“一域一网、同网同价”改革,务求收费到村、到户,减轻群众负担;采取独立光伏供电等措施,切实解决单家独户用电困难,持续保障“户户有生活用电”。继续推进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持续保障“户户有广播电视”。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宽带入村,持续保障“村村通通信网络”。推进村党群活动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4

坚持聚焦提升公共服务抓脱贫奔康。(要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低保、五保、残疾人)

      紧扣“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要求,深入推进“十五年免费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助学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辍学。紧扣“能就医”“就好医”要求,加强疾病预防和地方病、慢病防治工作,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整合医疗救助资源,切实采取降费措施,严控医疗费用支出尤其是贫困群众的个人自付费用,确保不因贫弃医。继续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保障群众居有其屋、居住安全。继续抓好养老等社会保障,加强养老、低保、五保、残疾人保障工作,加大“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力度,切实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特殊临时困难救助制度,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其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的,给予特殊临时救助,坚决守住最后一道关口,防止因灾、因意外、因病返贫、致贫。


“三个结合”,即:

         1、坚持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实施紧密结合。精心编制出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坚持示范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着力打造毛木初、西索、松岗、洛威、格尔威、沙尔宗、中热7个示范村,其他没有示范村的乡镇,每个乡镇选定1个村进行整村推进;着力打造松岗镇、卓克基镇2个示范乡镇,扎实推进沙尔宗镇、日部乡、白湾乡、党坝乡、脚木足5个乡镇的集镇建设;通过示范村、示范乡镇建设,探索积累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趟出路子。制定出台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乡镇考核评定验收标准,严格对照标准梳理项目、梳理工作,逐项推动项目建设和工作落实,努力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效。

       2、坚持脱贫奔康与民生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紧扣脱贫攻坚“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户脱贫标准,“一低五有”村退出标准,乡(镇)“三有”标准和乡村振兴“五项要求”,坚持标准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严格按照对标补短、查漏补缺的原则,全面摸排群众关心,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事关群众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民生短板,主动对接上级项目资金和工作安排,继续分行业编制22个扶贫专项、“十大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列出项目清单、工作清单,明确实施内容、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抓落实,扎实抓好22个扶贫专项、“十大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实施,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3、坚持脱贫奔康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全面实施《马尔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对照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级村任务表和标准,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处理到位、乱堆乱放治理到位、土堆石堆平整到位、废弃标牌拆改到位、村道庭院清扫到位、村名村道标明到位、村容村貌提升到位”“功能分区合理、物品摆放整齐、院舍清扫干净、门牌标准规范、衣着得体整洁”等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重点抓好《马尔康市2019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实施,突出城市规划区、交通沿线、河道沿线、旅游景区(点)周边,扎实推进“十大行动”,有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三个加强”,即:

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调整加强市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调整优化“5+1”力量和“八个全覆盖”力量。坚持“不小康、不脱钩”的原则,继续压紧压实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市级领导的包乡(镇)包村责任、部门(单位)的帮扶责任、乡镇党委政府的组织责任和村两委会的直接责任,压紧压实第一书记和农技员的包村工作责任,确保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推进。

2

       加强项目工作,精心编制方案。精心组织,紧扣2019年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工作等要求,对照户脱贫、村退出、乡(镇)“三有”标准,对照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对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考核评定验收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村逐户全面地调查摸底,把要实施的项目,要做的工作梳理出来,把要实施的内容、清单罗列出来,把需要的资金准确测算出来,把负责抓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下来,精心编制乡镇和村2019年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春节前,基本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月底前,要把2019年计划实施的项目,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上报市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月10日前,要完成项目资金下达工作。要早谋划、早行动,抓紧启动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当年下达的项目当年实施完成,当年完成结算和资金拨付。

3

       加强督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要建立完善随机抽查、定期督查、通报和目标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和弥补缺项、漏项,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和加强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拉网工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违纪问题。要做好督查、督办工作,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定期通报项目、工作推进中的典型,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2019年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目标责任书,机构改革后,要与市级各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责任。要严格对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目标绩效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何时候经得起各种督察、检查、考评,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建立问责机制,严肃追究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政策落实、资金拨付、问题整改过程中履职尽责不到位,项目、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弄虚作假,严重影响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完成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的责任。要加强作风建设,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新闻中心  

编辑:周德丽

审核:方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