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篇
四、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知识
问 :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问 :国家安全涉及哪些重点领域?
答 :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极地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和生物安全等 16 个领域。
可以这么理解 :凡是有可能影响国家政治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的不利因素,都会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
摘选条款
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第十五条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普法 :当我们遇到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就到内部做调查,擅自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的搜集。发现这种情况,就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第二十七条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利用宗教名义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反对境外势力干涉境内宗教事务,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
国家依法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第七十七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
(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
(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普法 :我们要警惕境外电视、电台、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往往会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破坏国家安全的,可能是来自外部的破坏,也可能是内部的原因 ;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谈到国家安全,人们总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也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早已不局限于传统习以为常的“小安全”,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安全”。进一步说,国家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实利益,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夏海军 罗衣泽郎
责编:汪初 黄鹏
编辑:若玛斯吉
来源: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 阿坝州藏文编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