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厅公示了2024年度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级评定结果,拟评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5个,马尔康市入围一个——马尔康市脚木足粮食现代农业园区。
马尔康市脚木足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地处马尔康市中部,以脚木足乡为核心,涵盖9个行政村,涉及810户、3430人,总耕地面积7077亩,辐射带动草登乡8个行政村,辐射面积达到7600亩。
园区以天府夏繁现代种业品种展示区、高原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高原智慧农业先导区定位,规划了“四基地·五中心”的建设思路,布局建设“四基地”新品种推广试验基地800亩、高标准夏繁育种基地700亩、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高原智慧农业展示基地1000亩和“五中心”天府夏繁育种中心、高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数字农业中心、加工中心。
马尔康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州中部,东接理县,南连金川县、小金县,西与壤塘县接壤,北与红原县、阿坝县相连。主要交通有G4217蓉昌高速、久马高速、国道G317、G248、省道S220、S453和S217等,区域交通十分便利。 发展基础 区域概况 马尔康市辖马尔康镇、松岗镇、沙尔宗镇3个镇和脚木足乡、梭磨乡、大藏乡、龙尔甲乡、白湾乡、党坝乡、木尔宗乡、日部乡、草登乡、康山乡10个乡。行政辖区面积6623.43平方千米。 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总数52545人,其中:男性26952人,女性25593人;城镇人口22527人,乡村人口30018人。藏族、羌族、回族、汉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81.4%、3.0%、1.1%、14.3%。常住人口规模为6.0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98%。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023年,马尔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5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965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37728万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431887万元,增长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286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7:84。 农业发展情况 整体发展情况 全市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蔬菜及食用菌、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以牦牛、藏香猪、羊、家禽为主。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0957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20060万元,增长1.4%;林业产值5339万元,增长5.6%;牧业产值61367万元,增长11.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2695万元,增长7.9%。 设施装备建设情况 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87万亩,建有移动式、便携式的提灌设施,发展滴灌、喷灌、节水灌溉等设施设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1508.9公顷。2023年,马尔康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23万千瓦。 总体布局 坚持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和农旅融合发展,以马尔康市天府夏繁现代种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为核心,统筹全市种植业基地和养殖业基地建设,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构建“一轴两园三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一轴:有机农业示范轴。以国道G317和省道S220交通廊道为轴,重点推进梭磨河、脚木足河河谷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有机农业示范轴。 两园:马尔康市天府夏繁现代种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松岗农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以脚木足乡为核心、辐射全域建设马尔康市天府夏繁现代种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集科研育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于一体,建成促进川种振兴、服务中国种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种业繁育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以松岗镇为核心、辐射全域建设松岗农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形成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商品化处理、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农畜林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三区:嘉绒农耕文化核心体验区、生态休闲游憩区、特色农牧观光区。市域中部的马尔康镇、松岗镇、脚木足乡等,依托全市农牧业主体资源建设嘉绒农耕文化核心体验区;市域东部的梭磨乡,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游憩区;市域西部的日部乡、康山乡、草登乡等,依托特色农业和广阔的牧业资源打造特色农牧观光区。 建设全域有机农业之市 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农牧交接区的特色优势,实施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双轮驱动”战略,示范推进1个有机种植示范基地、3个重点有机种植基地、4个重点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探索建设“有机粮果蔬—特色畜牧”种养循环模式,系统布局建设11个特色种养殖业基地,推动建设全域有机农业之市。 有机种植基地布局 全市布局建设10个有机种植基地。示范建设1个有机粮果蔬示范基地、3个有机粮蔬基地、4个精品粮果蔬基地、2个特色药菌基地,带动全市有机种植业加快发展。 1个有机粮果蔬示范基地:脚木足有机粮果蔬示范基地,总规模约1000亩。充分利用脚木足乡优良的耕地资源,重点推进高原粮油作物、蔬菜、草莓以及道地中药材等作物种植,形成全市重要的粮果蔬示范基地。同时,示范建设脚木足乡草莓出口生产基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个有机粮蔬基地:日部、木尔宗、梭磨有机粮蔬基地,总规模约5500亩。以耕地集中连片度较高的日部乡、木尔宗乡、梭磨乡为主体,重点发展玉米、油菜、番茄、高原蔬菜等粮蔬作物种植。玉米种植重点引导传统玉米向有机鲜食、高营养、高附加值等玉米品种转型,油菜种植重点应用高原油菜的研究培育成果,引导种植双低、高营养、彩色等特色油菜品种。适时推进土豆、青稞、小麦等本地特色优势作物轮作、间作和套种等,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4个精品果蔬基地:草登、沙尔宗、松岗、白湾精品粮果蔬基地,总规模约3900亩。建设以辣椒、番茄、草莓、油菜为主,高山娃娃菜、莴笋、食用菌等为特色,以道地中药材为补充的精品粮果蔬基地。辣椒种植重点发挥“白湾海椒”本地品种优势,推广扩大种植规模;番茄种植重点推广口感型、樱桃型等附加值更高的品种;草莓主要以红颜草莓、章姬草莓、甜查理草莓、幸香草莓和京藏香草莓等优质草莓为主,推广应用草莓无土(立体)栽培技术。 2个特色药菌基地:英波洛中药材百草园研学基地、纳足村珍稀菌类种植基地。英波洛中药材百草园研学基地,基地规模约500亩,配套建设中药材植物馆、芳香百草园、育苗基地和科普馆,重点发展人参果、甘松、川贝母、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以及中药材、中藏医文化等为主题的研学产业。纳足村珍稀菌类种植基地,基地规模约150亩,重点发展松茸、虎奶菇、青杠菌、鹅蛋菌、鸡枞菌等菌类种植和初加工产业。 未来 马尔康市将持续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打造更多美丽村庄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不断书写和美乡村新篇章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夏海军 罗衣泽郎
责编:汪初 黄鹏
编辑: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