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流水碧绿、青山苍翠,独具特色的村寨在群山掩映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脚……走在梭磨河畔,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马尔康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农业产业增效塑品、休闲旅游提质引流”三大行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多元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马尔康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近年来,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乡村产业,将旅游优势、农特产品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平均海拔3100米的龙尔甲乡尕渣村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尕渣村的草场,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点缀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成群结队的牦牛在草原上悠闲地觅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生动的油画。
2016年,尕渣村依托草场资源优势,成立了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牦牛养殖产业。
“如今,合作社养殖牦牛已达453头,不仅养殖规模上去了,养殖经验也更足了,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同时,村民的分红也实现了同步增长。”尕渣村党支部书记克斯吾高兴地说。
此外,尕渣村还利用境内丰富的山地、林地资源,积极推广羌活等中药材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同样,在距离马尔康城区26公里的松岗镇莫斯都村,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神秘的“莫斯都岩画”,而该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交通条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莫斯都村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思路,立足文化资源保护,依托古岩画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秘境莫斯都露营地,内设7间民宿、12个天幕等设施,营地采取“支部+农户”模式经营,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切实尝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走进日部乡,道路平坦整洁、庭院错落有致、自然环境优美、公益文化墙随处可见,文明乡风拂面来,绿树掩映间,一幅村美人和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 每月的5日、15日、25日是固定的村庄清洁日,每到这个时候,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拿着扫把、铁锹等工具,对房前屋后、河道路旁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日部乡副乡长李毅介绍。
为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更深更实,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今年7月,马尔康市实施了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推动市容市貌向“远者来近者悦”的目标迈进。同时,拆除集镇违章建筑,同步实施风貌提升、污水管网、户厕改造、市政道路、排水、电气工程、照明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户容户貌,让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更舒适,更干净、更整洁。
“环境变美了,住着才舒心。”说起马尔康的环境变化,市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马尔康市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开展“三下乡”“乡乡有节会·村村有活动”等文化活动。同时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文化产品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家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而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我们要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做好马尔康市家风传承者。”在今年4月,马尔康市举办的“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上,梭磨乡中心小学校教师泽仁俄玛感慨地说。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夏海军 肖燕清
责编:罗衣泽郎 汪初
编辑:若玛斯吉
记者:王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