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城乡环境整治,马尔康市梭磨乡积极按照中央、省、州、市委安排部署,从优化环境整治布局、夯实环境整治基础、营造环境整治氛围、建立环境整治机制入手,动员全乡党员、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红色”力量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抓统筹谋划,优化环境整治布局。自全州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暨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梭磨乡赓即召开环境整治专项工作部署会,组建以乡党委书记、乡长统揽,党委班子成员包村,乡党员干部包组,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包户的网格化“层级责任制”,确保整治责任落地落细、落实到人。同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修订《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等,实现各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高标准和常态化。采取“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方法,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倡议书、入户走访、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抓综合治理,夯实环境整治基础。以“垃圾革命”“三区分离”“门前三包”“厕所革命”等为抓手,实施“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提升工程,统筹推动“两大革命”“三大行动”,组织力量针对三家寨、色尔米、乡政府外围等点位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整改,并对公路沿线15处卫生死角、65条破旧横幅同步开展清理,确保问题快速整改,隐患有效解决,卫生整洁提升。同时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通过讲政策、说道理的形式,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协调解决“门前三包”,农户散养行为、粪污处理、生活垃圾等影响环境整治的各类问题19个,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关切。包村工作组按照村内常住人口基数配备扫帚、垃圾桶等卫生基础设施600余处,有效推进公厕保洁、户厕改造工作。完善垃圾清理收转运体系,定期开展公路沿线垃圾清运,联合辖区派出所、信用社、204林场等多方合力提升全乡环境整体质量。
抓宣传教育,营造环境整治氛围。将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行为结合挂钩,1-3月充分利用微信群、村级大喇叭、村务公示栏等载体,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目的、意义、措施、要求等相关政策以及好典型、好经验32场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农牧民夜校、村村通、农家书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切实提高群众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发放“六乱”整治倡议书2000余份,引导群众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600余份,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六乱”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抓整改落实,建立环境整治机制。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将提升环境治理成效作为村党支部及工作队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对提升环境工作排名靠前的党组织进行表彰。同时乡纪委协同村监委成立检查组,不定期开展环境抽查。1-3月,梭磨乡围绕交通沿线、村庄组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4个重点区域,分别结合公益性岗位建立“保洁员”“田长制”机制,严格落实周末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专项整治与发动群众结合起来,组织120余名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12场次,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带动形成人人守护美好环境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夏海军 肖燕清
责编:罗衣泽郎 汪初
编辑:若玛斯吉
来源:梭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