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70年 · 印记(60)| “看花节”归来,生活中百花盛开
2023-08-22 16:06:49 浏览:47次

 “我州的节目在首都引起强烈的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相继发表文章、剧照和速写,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汗花结硕果 美誉满京华——我州演出队赴京演出侧记》(1980年11月29日《岷山报》第三版)


时光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州各项事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州各地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气象。经济日益繁荣,生活日渐向好,人们的物质文明不断得到满足,进一步渴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岷山报》的报道,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州在这方面的成就。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州在这次文艺会演上带去的只是万紫千红里的一束花——在那个年代,阿坝州到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文化气息,文艺战线百花齐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翻开当年的《岷山报》,有许多这样的报道,记录了时代风貌。


一篇题为《我州召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1980年11月9日《岷山报》第三版)的报道说,州委宣传部、州文教局和《新草地》编辑部召开阿坝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全州十三个县的藏、羌、回、汉各族文学作者聚集一堂,讨论文学创作问题。


 “当我走进阿坝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室时,心情格外激动。我们这些过去的农奴、‘拉洼’,今天居然能向社会主义祖国的文坛开步,真是感慨万千!”(《希望》1980年11月9日《岷山报》第三版)刊登在同期版面的另一篇报道以与会者的角度抒发感怀,“济济一堂的各民族文学业余作者个个精神焕发……阿坝州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将在这一代新人的笔下闪烁出更为艳丽的鲜花。”


以《新草地》创刊为标志,我州文学艺术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本土作者的园地,《新草地》倍受呵护,州上领导发表创刊词,《岷江报》期期刊登《新草地》期刊目录,各地读者争相阅读。


一篇题为《南木达公社演出藏戏〈茨美更登〉》(1980年10月2日《岷山报》第三版)的报道,则进一步展现了各地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情和成果。


“9月1日,夜幕降临,壤塘县南木达公社的露天戏场灯火辉煌。藏戏《茨美更登》经过南木达公社演出队几个月的排练,今晚在这里进行公演,观众达1300多人。”


《茨美更登》是一部取材于藏族民间故事的藏戏剧目,故事情节曲折,剧中人物情感真挚,是一部流传甚久、倍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曲目。该县大力支持民间文艺团队的创作热情,演出队经过精心挖掘编排,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南木达藏戏排演的景象在其他各县同样出现。如《组织业余川剧队深入林区演出》的报道说,大金林业局工会组织了业余川剧队,深入基层演出,以丰富林区文化生活。“川剧队在较短的时间内排练出了《辕门斩子》《秋江》《桂英打雁》等二十七个传统川剧折子戏。目前川剧队正在全局各场、段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深受职工群众欢迎。”


当然了,电影是人们最喜爱的娱乐节目,也最容易抵达基层。那个年代,我国电影创作十分繁荣,每年上映的新片层出不穷。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看上电影,欣赏好的电影作品,各地都采取各种措施,以满足大家需要。


在影院门口或者街头醒目的位置,每张贴一幅新电影宣传画,都会引来路人驻足观看,成为人们了解新片的第一窗口。《举办电影宣传美术训练班》(《文化简讯》1980年10月2日《岷山报》第三版)这篇报道写道,为了使广大观众看懂看好电影,州电影公司在马尔康举办了电影宣传美术训练班,“来自全州的十六名各族学员,在三个月的训练中,学习了美术基础和电影宣传画制作方面的知识。”


在各地各部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成为重要事项,被列入日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篇《举办图书室和娱乐室》(《文化简讯》1980年10月2日《岷山报》第三版)的消息说,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经办起了图书室和娱乐室,图书室除存放科技、政治、文艺、画册等书籍外,还订有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室和娱乐室自建立后,就有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晚上和节假日开放,不少职工和青少年学生以及来往客人,都踊跃前往阅览。”这样的景象在全州各地各部门成为常态。


“近来,马尔康的过往行人、候车旅客和青少年,常三三两两去到金珠街口,原来那里新开设了一家个体阅书摊。能容纳二十多人的简陋书棚,常常顾客满座。”(《门庭若市》1980年10月23日《岷山报》第三版)


这篇报道让我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马尔康街头,因为那时读高中的我常常是这个棚子里的顾客。


“书摊的主人是马尔康县城关镇居民刘文斗老汉,今年六十八岁,过去以给单位劈柴为生,如今年迈体衰,不能干力气活了,闲着又怕加重子女的负担。于是他到县公安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办理个体图书阅览摊,只投资了一百多元钱,买了四百多册书,便把书摊摆了起来。”


记者采访得知,这个摊点在开业那天,顾客就达三百多人次,当天的收入有四元多。读者的盈门鼓励了老汉,从此,他一门心思精心经营小书摊。


“刘老汉早开摊、晚收摊,尽量方便读者。顾客只需掏两分钱就能就地看一天小说,带回家也行,连环画则按页数多少合理收费。摆摊一个月来,每天平均接待读者二三百人次。”


每天有那么多人喜爱看书,滋养了小书摊的经营,让刘老汉乐不可支。记者看到不断有读者问刘老汉:“买了新书没有?”“买了,请里面坐。”刘老汉热情相迎。


“现在他经常从新华书店和县文化馆订购新书,不断扩大营业,做活生意。”记者的报道呈现了老人对小书摊经营的乐观期待,“刘老汉兴奋地对我们说,将来我不行了,娃娃些也有个事情做了。”


春江水暖,百花齐放。紧随祖国建设的阔步前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州各地百业复苏,人民生活日益欢乐向好,从站起来到逐渐富起来,向着强起来奋勇前行,各族人民心中满怀希望,生活洒满阳光。


“天高气爽的盛夏,梭磨河畔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连日来,马尔康县本真公社的藏族群众纷纷来到山谷溪旁、半山平坡、高山草坪,欢度一年一度的‘看花节’”。”《游野欢歌——记马尔康县本真公社藏族群众喜过看花节》(1980年7月29日《岷山报》第三版)


“看花节”又叫“饶木鸟”节,流传于马尔康地区,一般在鲜花盛开的夏天举行。每到这一日子,村子里男女老幼会穿上盛装、带上帐篷和各种食品,到山坡草甸游野欢歌,观赏大自然美景。过去由于传统节日被扣上“四旧”和封建迷信的帽子,“看花节”停办很久了。现在政策好了,人们又张罗开来,“节前,公社各大队在安排好生产的同时,积极筹办了丰富的食物,煮好了味美醇香的青稞酒,赶制了别具风格的彩色帐篷。”


传统佳节受到人们的追捧,更得到党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7月18日,副省长杨岭多吉、州委书记木瓦三郎以及马尔康县委书记谢芸夫等同志,应查北大队社员的邀请一起欢度节日。领导和群众欢聚一处,喝着青稞美酒,跳起欢乐的锅庄。”


“当我们去俄尔雅大队欢度节日的色曲登山时,只见一片欢歌笑语,人们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小伙子们龙腾虎跃,展开精采的跑马比赛;姑娘们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地唱着,谈着美好的理想;老人们更是谈不够、喝不够,锅庄跳了一轮又一轮。”


“夜幕徐徐降落。经过一天娱乐的人们,兴致犹酣,围着酒坛,且饮且舞,通宵达旦,山间‘营地’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在《岷江报》的报道里,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从这些新闻里,你能领略到那个年代人们乐观向上的心情。是的,歌舞回来了,欢笑回来了,人们喜爱的各种传统习俗又回到了生活中。这是对美好时代最好的礼赞。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犹记得当年大街小巷到处传唱这样豪迈的歌,每一个年轻人,不管他在什么岗位,生活顺遂还是遭遇挫折,心灵深处始终对未来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正是时代铺就了这样的底色,热爱生活、歌唱生活成为历史的足音,成为永恒的记忆。



主管:中共马尔康市委宣传部

主办: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夏海军 肖燕清

责编:罗衣泽郎 汪初

编辑:若玛斯吉

来源:美丽阿坝